职工艺苑
华体会体育(中国)hth·官方网站 > 企业文化 > 职工艺苑
再回济源
发布时间:2011-09-09 作者:司刚 来源:本站整理 分享到:
再次回到济源,是在济邵全线通车两个月后,也就是我离开济源半年之后。济源,这个工作和生活了四个年头的地方,让我感慨万千。
济源是豫西北的一座小城,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原属焦作市下属的一个县,因经济发达于1997年被河南省辟为副地级市。散布在青山绿水间的小浪底水库、王屋山、九龙口等一批知名旅游景点成为了济源的城市名片。济源虽然小但城市规划很超前,偏僻但不失繁华。虽然有中国最大的铅冶炼厂—豫北金铅公司以及济源钢铁公司,城市却很干净而且安静。
初到济源是在2005年年底,山区的严寒和呼啸的北风让人战栗,险峻的王屋山和和崎岖的盘山公路让初到者恐惧,晋豫融合含混不清的方言难以理解,老百姓为了蝇头小利阻挡施工加之不可口的饭菜,这一切都让人对济源乃至整个河南印象不佳。
随着工作的逐步深入和生活的慢慢习惯,一切都变得亲切了。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觉得他们也不是胡搅蛮缠。居住在王屋山里,泉水甘冽风景如画,冬天白雪茫茫银装素裹,春季洋槐花香醉群山,夏季绿树成荫山风送爽,秋季满山红叶硕果累累。回济源再听到济源方言竟倍感亲切。站在河谷中仰望逢石河大桥,成就感在胸中激荡;伫立在桥上俯视群山,思绪绵绵。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人就应该不断调整视点和视野,简单说就是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才会看得更清楚,理解得更全面。调整变化的工作方式在济邵项目广泛应用,对所有员工肯定成绩不夸大失误,员工情绪高涨工作起来成效显著。管理制度明确但不失灵活,有矛盾时搁置争议先工作绝不撂挑子看水涨河塌,可以说所有员工都在积极向前。管理干部也好,普通职工也好,在他稍有成绩时,项目部都会适当提升他的工作岗位,在新的高度上回头俯视以往的工作,他会更理解自己的上一级主管或更上一级的主管,更理解项目部的种种管理方式,他会现身说法,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大批济邵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陕西路桥的品牌越来越亮。灵活的体制,适时调整的工作方式,为员工开阔了工作或管理视野,积累了经验。在济邵成长和成熟的管理干部以及工人,精英云集。可以这么说,经过济邵项目的洗礼,任何一个人到下一个工作岗位都会感到工作起来游刃有余。没有在济邵项目工作是一个大损失,过早离开济邵也是一个损失。如今,在济邵项目成长和成熟的陕西路桥人,分散到了几个工地,职位都有了相应的提高。就像钢七连的士兵,分散到其他连队,提高了整个团的战斗力。
匆匆离开时,回望济源,想起了济源的山山水水,但想到更多的是济邵项目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和济邵项目的团结互助勇往直前的团队精神。